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考科举是必经之路,那么一个活在清朝的学生需要花多久才能出人头地呢?清朝科举制度几年一次呢?
殿试最后结果分三等:
- 第一等,进士及第,共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 第二等,赐进士出身,从第四名到第一百名左右都是。
- 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在古代,学位有这么几个等级。第一等级为秀才。秀才可以不跪官老爷,享有国家福利。也算是进入上等人的阶段了。第二等级为举人。第三等级为进士。通常来说到了这里也已经算是出人头地,该出任官员了。秀才为府级考试选拔出的考生。举人为省级考试选拔出的考生。而进士则要通过在首都进行的考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由于皇帝看重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大凡参加科考的,一般必须经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等程序。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的读书人,即所谓贫寒子弟,恐怕大都是难以走完这套科举考试程序的。因为这个过程不仅烧钱,还费时间,还要有一定的人脉基础。清代科举报考,有一定限制。籍贯无误,家世清白,非出身倡、优、隶、皂之家,未居父母之丧者,方准应试。除此之外,上自仕宦之家,下至寒微之士,均可报考。当然,求学读书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家境过于贫寒,自然无力攻读应试,但这并非政府规定的报考条件。由于是公平竞争,许多寒微之士就是通过勤学苦读,取得了功名。
县试:
在每年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考生由五人联保,再另有本县一名有正式考试资格的人作保人。没有人脉连第一关的县试都过不了。府试时间大多在四月,府试过了才能参加院试。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童生通过岁试,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岁试成绩优良的生员方可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方准许参加乡试。
乡试:
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
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殿试:
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成为贡士以后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殿试在四月份举行,紧随在会试之后。殿试由皇帝主持,考中后成为进士。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一路通关就算不出什么岔子,也得有个三四年才能完成这些考试。但是就跟我们小升初了才会学习初中内容一样,考过中考才能学习高中内容。考过童试的,肯定要花时间去演习更深入的内容才能参加乡试,然后这一层层通关的,正是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的前半生。清朝科举制度几年一次这个问题是要分详细的考试的。但是大体上应该是是按三年一次来划分。对于古人来说,出人头地只有这一条路,一辈子读书到老还想考试的也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