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乐团少则三五十人,多则一两百人。虽然乐手都有自己的乐谱,但他们对音乐强、弱、快、慢、理解都不一样,如果任由乐手们肆意发挥,现场会惨不忍睹。所以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指导乐队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演奏,指挥就是统一标准的这个人。
指挥最基础的工作是打拍子控制节奏
这是为了确立合适的速度,防止音乐越来越慢,或者冲的太快累死乐手。大部分指挥都通过右手的指挥棒来打拍子,不同的节拍挥舞指挥棒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当然如果只是打拍子,那指挥早就被节拍器代替了。现在指挥家更重要的工作是诠释音乐,这要求指挥家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音域、音色、合奏时的声音,仔细研究乐谱上每一个音符、标记,甚至了解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
不同指挥家对作品的理解不同
对同一作品在速度、强弱、情感上的要求也截然不同。他们会有选择性的展现或压抑某些音乐要素,并通过手势传递给乐队完成演奏。所以同一曲目的不同指挥版本,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这本质上是对原曲目的重新演绎。有些主意特别大的指挥家,甚至会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直接修改原谱。在这些时候指挥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就复杂得多,比如表达强弱变化,控制演奏的力度、速度,提示某些声部准备进入等让乐队演奏出来的音乐完全不同。另外在实际演出中,指挥家们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一些个性化动作,幅度也因人而异,比如指挥家谭盾就曾发布过自己独创的指挥手势图。理查德斯特劳斯无论遇到多么慷慨激昂的旋律,整个人看起来都非常淡定。
为了能在舞台上潇洒的挥舞指挥棒,指挥要让乐团理解自己对乐谱的改编以及独创的手势,并反复不断的磨合排练,排练的过程十分艰苦,指挥要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解释给上百位乐手听,并通过手势和指挥棒向他们发号施令 ,不断纠正乐手的演奏错误,相互折磨才能让乐团的演奏天衣无缝。实际上一名指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乐队排练上,是真正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哪位朋友一上手就能指挥庞大的乐团,那主要是因为这支曲子已经非常经典,乐手们早已经可以无人驾驶以及这位朋友拥有无可匹敌的超能力。当然也可能是大家不忍戳破真相,配合他来完成一场默契的童话。
从音乐角度来说,指挥是整个乐团的灵魂人物,他决定了整场演出或某个作品的独特气质,这也是人们在提到一支乐团时会隆重介绍他的指挥的原因。而在音乐之外,指挥往往还是整个乐坛的大管家,从安排排练和演出计划,到与乐手签合约、争取涨薪等权益,全是指挥的活。一名优秀的指挥可以通过自己的运作,让一个籍籍无名的乐团一夜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