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兰台和大家聊一聊清代皇族后人的现状。
根据1912年颁布的《清室优待条例》,因为载沣是宣统皇帝的本身生父的关系,醇亲王这一支可以姓爱新觉罗之外,其他清代皇族都改姓骆、罗、金、毓、肇、启等等。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爱新觉罗这个姓氏不再敏感,不少爱新觉罗后裔都开始改回自己的本姓。
不过,那些改回爱新觉罗本名的差不都都是远支,反而近支都很低调。
低调的近支
所谓的近支、远支主要是按照和皇帝/族长的血缘而定;比如雍正朝,雍正皇帝的那些兄弟都可以算是“近支宗室”,但是等到了道光朝,雍正皇帝的兄弟的后裔就只能算是“远支宗室”。
咸丰皇帝临死前因为猜忌自己亲兄弟,让属于远支宗室的怡亲王载垣担任辅政大臣,这在当时就引起了很大的非议,也是慈禧与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发动辛酉政变后来获得爱新觉罗近支皇族普遍认可的原因。
所以,以末代皇帝溥仪为坐标的话,那么在如今能说得上是真正近支宗室的只有醇亲王这一系溥仪的几个亲兄弟以及载沣的几个兄弟血脉才算得上近支,其他都只是远支。
兰台查阅了许多资料和新闻,发现醇亲王这一系的爱新觉罗后人普遍都很低调,人家有资格姓“爱新觉罗”也不姓这个姓,老早就改姓金。
溥任(右)和长子金毓嶂
目前溥仪的四弟溥任(民国后改名金有之)一共有三子两女,假设清朝延续到今天,那么溥任的长子金毓嶂就是皇位的第一继承人。
然后生活中的金毓嶂异常低调,从来不主动宣扬他是溥仪的亲侄子,他1960年代大学毕业后在青海工作了20多年,一直到1985年才调回北京工作,目前他是北京市政协常委。
金毓嶂的兄弟姐妹们在生活中和金毓嶂一样,都很低调;比如金毓嶂的三弟金毓岚就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不仅仅是溥任这一支,醇亲王这一系(近支宗室)的后人都非常低调,没有一个人高调的把自己的姓氏改回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启星
爱公开自己爱新觉罗身份的都是远支皇族
首先兰台要声明一点,所谓远支近支,只是历史学家研究清代爱新觉罗皇室的一种方法;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并没有说谁的血脉和末代皇帝溥仪挨得近就高贵,没有;只要祖上是努尔哈赤的爱新觉罗后人都可以改回本姓。
只不过,就兰台观察到的现象,确实是远支宗室更高调。
比如女明星爱新觉罗·启星,她其实是属于远支宗室,她的祖上是康熙帝第二十四子允祕,允祕虽然是康熙帝的儿子,但是和雍正等大哥哥们年纪相差三十多岁,雍正也是把他当儿子养,所以雍正帝在雍正十一年才册封允祕为諴恪亲王。
只不过到了同治光绪宣统这一时期,諴亲王这一支已经是疏远的不能再疏远的宗室,最后一任家主是奉恩镇国公溥霱,爱新觉罗·启星的曾祖父是溥霱的兄弟。
虽然确实是溥仪的堂兄弟,但是实际地位就是闲散宗室。
爱新觉罗·启星女士如果生活在清朝,她父亲要是不是皇族的话,她还真没有资格姓爱新觉罗,也更不可能是“格格”。
爱新觉罗·启笛
和爱新觉罗·启星情况类似的还有女歌手爱新觉罗·启笛,根据兰台查到的资料,爱新觉罗·启笛女士的祖上是努尔哈赤的兄弟,而非努尔哈赤的后人;按照清朝皇室规定爱新觉罗·启笛女士的祖上可能从康熙朝开始就属于“闲散宗室”,可以说是皇上家的“穷亲戚”。
另外,女画家爱新觉罗·紫薇也同样属于远支宗室;这其中爱新觉罗·紫薇的血脉可以说是最接近末代皇帝溥仪的。她是道光帝第五子惇亲王奕誴的第四代孙女。
不过虽然奕誴是道光帝亲儿子,但是由于道光帝不喜欢奕誴,所以早早把奕誴过继给了自己兄弟,第一代惇亲王爱新觉罗·绵恺为嗣子,所以,理论上,奕誴的后人也不能算近支宗室。
综上所述,客观的说,目前来看,爱新觉罗家族的近支在生活中都比较低调,而且没有人改回原来的爱新觉罗姓氏;反而是远支,甚至在清代礼法下根本不算是爱新觉罗成员的爱新觉罗后人高调改回本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