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中的爱马仕
24年前,哈根达斯进入中国,掀起了进口冰淇淋的热潮。曾几何时哈根达斯就是国内高端冰淇淋的代名词,在伊利、蒙牛都还处于萌芽阶段的那些年,哈根达斯在国内的地位无人能及,是名副其实的高端冰淇淋NO.1。
哈根达斯也确实对得起自己的江湖地位,其出色的口感和味道要比当时其他品牌的冰淇淋高出一大截,但是要注意的是,哈根达斯不但品质高出其他品牌一大截,其价格更是其他品牌的数倍不止。
以当时较为出名的一款雪糕“巧乐兹”为例,当时的“巧乐兹”售价仅为3元,而哈根达斯的售价高达30余元/球。尽管当时也有不少国产冰淇淋是按球售卖,但是在10几年前普遍售价都是几元钱而已,不少孩子也是在哈根达斯高昂的售价面前退却了脚步。
哈根达斯味道确实出色,但是其夸张的价格并不足以凭借味道解释,其实和哈根达斯本身的定位有关。要说哈根达斯值10元可能比较合理,之所以它敢于挂出30元以上的售价,是因为它将客户群体对准的就是高端人群,加上宣传到位,不少小白领都以吃上哈根达斯作为身份的象征,就像今天的星巴克一样。
哈根达斯在中国进入寒冬
随着冷冻液的普及和冷链储运的完善,中国冷冻食品行业进入了成熟期,加上国产冰淇淋品牌快速崛起,哈根达斯在中国渐渐凉了。由伊利,光明凭借高颜值,高性价比,迅速打破了哈根达斯的销量神话实现了反超。面对众多品牌的竞争,哈根达斯却始终不肯低下高昂的头颅。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达,哈根达斯这样的洋品牌也是被国内网友调查得十分彻底。哈根达斯虽然是国外进口产品,但是相比于国内冰淇淋界LV的定位,哈根达斯在国外根本算不上高端冰淇淋品牌。流入中国之后,哈根达斯凭借自己的营销手段,将售价从国外的几块钱,涨到了国内的几十元。
据统计,哈根达斯每年的收入有一多半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是中国的食客养活着这个大洋彼岸的冰淇淋公司,但是哈根达斯却将价格上调数倍销往中国。而本身中级品牌的定位,却欺骗中国消费者按照高端品牌价格去购买,这一波操作也是伤害了中国消费者。
结语
如今的哈根达斯门店已经没有什么客流量了,一方面是哈根达斯的售价确实太贵,大部分中国消费者是不愿意为此买单的。此外由于哈根达斯的实际定位被曝光,所以那些愿意为哈根达斯买单的人群纷纷转向了真正的高端品牌,毕竟价格所差不多谁愿意买个赝品呢。如果哈根达斯仍旧我行我素,不改变自己的市场定位的话,等待它的恐怕只有告别国内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