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国电影协会的分级制度,协会下属的“分类与评级管理委员会”(The Classification and Ratings Administration, CARA)负责对电影评级。评审者由一些过去与电影界没有关联的家长组成,他们的评级目的是告诫家长该影片是否适合他们的孩子观看。
按照目前的分级,最无禁忌的是G级,意思是“普通观众”级,这是指那些家长可以放心让孩子观看的电影。2009年的迪斯尼动画片《公主与青蛙》(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就是G级。
在G级之上是PG,也就是“建议家长指导”,这种影片可能包含某些对幼小儿童不太适合的内容,要由家长来决定是不是带孩子观看以及如何指导孩子。迪士尼2010年的3D影片《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就是PG級。
PG之上是PG-13级。这一级是警告家长说,这部影片有可能包括不适合13岁以下儿童观看的内容,比如不算严重的暴力、裸体、性感、粗话等等。只要影片有吸毒内容,至少就会定为PG-13。这个级别不是说13岁以下儿童一概不许观看,而是提醒家长要多留意。2009年风靡全球的3D大片《阿凡达》(Avatar)在美国影院的评级就是PG-13。2010年上映的3D影片《人?神?魔戰》(Clash of the Titans)也是PG-13。
在PG-13以上是R级,也就是“限制级”。如果评级委员会认为电影里有一些成人内容,包括不断出现暴力、裸体、吸毒或粗话等等,就会把电影定成R级。这是严肃提示家长:一定要更多了解这部影片再决定是否允许孩子观看。没有家长或成年监护人的陪伴,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得进入影院观看R级电影。评级人员还强烈建议家长不要让年龄幼小的儿童观看这类电影。2010年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拆彈雄心》(The Hurt Locker)是R級。
最为儿童不宜的级别是NC-17,这是“不许17岁以下未成年人观看”的意思。NC-17的评级不意味着“淫秽”或“色情”,但是影片中的暴力、性、变态或吸毒等成人内容,对未成年人来说实在“太猛”。电影院会提醒观众:您要想看这个级别的电影,就必须把孩子留在家里花钱请人照看了。电影协会最初实行这种评级时,使用的标记是X级。由于X符号没有进行商标专利注册,色情影片制作商推衍出XXX级来炒作他们的电影。为了避免和XXX电影沾亲带故,美国电影协会在1990年改用NC-17的标识。2007年的李安电影《色戒》在美国影院上映时的分级就是NC-17。
只有老少咸宜的影片才能吸引人们携家带口来电影院。为了保证上座率,许多大众影院不放映NC-17级的影片。而制片商为了防止影片级别被定高,影响票房收入,有可能会自操剪刀删剪镜头。
虽然名为自愿评级,不过,身为电影协会成员的各大制片厂都会把他们的电影送给评级委员会审定。另一方面,一些外国影片或者独立制作的影片,因为事先就不指望大量发行,可能也就不费这道评级麻烦。这些“未评级”(Unrated)影片可能只在数量有限的艺术片影院放映。
G级 大众级;PG级 普通辅导级;PG-13级 特别辅导级 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R级 限制级 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NC-17级(即X级 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B级 Cult电影 黑色荒诞变态 在电影院都难觅其踪影。
本文转载自《侨报》